2013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真题及答案第7页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投稿人: 时间:2014-08-09 浏览次数:
3、指出事件三中错误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合理。
案例二 参考答案
答:问题1
必须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项目有:
办公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地下一层,显然基坑深度≥3M
);采用塔吊进行安装的工程;塔吊自身的安装、拆卸;自制卸料平台工程;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实验楼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采用物料提升机进行安装的工程;物料提升机自身的安装、拆卸。
问题2
错误之处:物料提升机安装总高度26M,采用一组缆风绳锚固
正确做法:物料提升机采用不少于2组缆风绳锚固。
错误之处:仅在通道两侧设置了临时安全防护措施
正确做法:在卸料通道两侧应按临边防护规定设置护栏杆及挡脚板:各层通道口处都应设置常闭型的防护门。
错误之处:地面进料口处仅设置安全防护门,在相应位置挂设了安全警示标志。
正确做法:地面进料口处设置常闭型安全防护门,相应位置挂设了安全警示标志牌,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的尺寸应视架体的宽度和高度而定,防护棚两侧应封挂安全立网。
问题3
错误之处:电梯安装工程在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
正确做法:电梯安装工程属于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包括总承包和电梯安装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错误之处:由建设单位组织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交给建设单位
正确做法: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施工总承包单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统一汇总后移交给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上交到城建档案馆。
错误之处: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正确做法: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含电梯安装分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检收。
问题4
总承包单位做法不合理:理由:合同约定保温工保修期10年,总承包单位在《工程质量保修书》中承诺保修5年短于合同约定。
建设单位做法合理:理由:工程质量保修期限,同时不得低于法规规定的最低保修期限和合同约定的期限。《工程质量保修书》中承诺保修期5年短于合同约定,所以拒收是合理的。
案例三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疆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检测预警值。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了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示牌;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那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那些应急措施?
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那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根据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那些检测项目?
案例三 参考答案
答:问题1
除了警示标志(黄色)外,通常还有:禁止标志(白色)、指令标志(蓝色)、提示标志(绿色)、消防标志(红色)
问题2
(1) 错误之处:支护桩顶设置了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
正确做法:当栏杆在基坑四周固定时,科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2) 错误之处: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
正确做法:应设置了1.0-1.2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和红灯照明。
(3) 错误之处: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正确做法: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